河北有六项民间工艺入选联合国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(蔚县剪纸、丰宁满族剪纸、唐山皮影、冀南皮影、河间皮影、昌黎皮影),132项入选国家级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(如武强年画、衡水内画等),还有民间雕刻、刺绣、泥人、面人、花灯、风筝、土布印染、农民画、陶瓷等众多民间工艺项目。具代表性的有:刺绣是流传最广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,以张家口、石家庄等地最为常见,多以手帕、鞋垫、枕套等为载体,用各种针法来表现;泥玩具盛产于邢台新城白沟河、玉田县代家屯等地,是半塑半画、以画为主的小型泥彩工艺品,极富北方特色,另有木、纸、布质玩具等;印染织土花布历史悠久,保定高阳、蠡县一带多以花条图案为主,邢台、邯郸一带多流行方格图案;面塑俗称面人,用面粉调色为泥,捏制而成,节庆期间在冀南、张家口一带流行;另外,张家口等地有做面食花的习俗,即将所蒸的面食做成各种造型,点上红绿等颜色,增加节日喜庆的气氛;风筝是用竹棍做骨架,用纸糊成各种造型,现改为用纺织物,用线牵引放上天空,夜间有夜明装置,美妙至极。另外还有草编、苇子画、景泰蓝、铜雕画、戏剧脸谱、木偶舞具、烙画、吹糖人等。